世界各地,尤其是肉牛飼養業發達的國家,在實施“終端”育肥技術措施時,已經進行了規模較大的母牛育肥,并且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。我國飼養的母牛能否育肥取決于以下一些問題。
(1)母牛是牛源再生產的基礎,就我國目前黃牛的數量特別是母牛數量而言,大規模母牛育肥的時機尚不成熟。
(2)母牛周期性發情,較大地影響母牛的育肥效果(平均增重低、飼料利用效率低、飼養費用高)。
(3)母牛育肥有無經濟意義是決定母牛能否育肥的重要因素,母牛育肥后能否生產高檔(高價)牛肉,據作者的調查,從牛犢就開始育肥是可以的.
母牛育肥時沉積脂肪的能力高于閹公牛,飼料消耗量少于閹公牛。
(4)久配不孕、失去生殖能力的母牛育肥時,以體重300~450千克育肥閹公牛的飼養標準(中等偏下日糧營養水平)飼喂,能獲得較為理想的育肥效果。
(5)在部分地區母牛數量大,需要進行母牛育肥時,可實施產犢1~2胎后短期強度育肥法。
(6)在部分地區實施肉牛的“終端”雜交或三元雜交時,母牛犢在性成熟前(18月齡)進行快速育肥,當母牛犢達到性成熟時育肥已經終了。
母犢牛理想的、成熟的育肥飼養方案(飼料配方、飼料喂量等),試驗研究資料較少。根據零星材料匯總,育肥飼養方案類同閹公牛,但標準比閹公牛稍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