支持 0
反對 0
舉報
2022-06-09 18:44
一、枇杷炭疽病發病癥狀1、枇杷炭疽病主要危害枇杷果實,炭疽病剛開始發生時在果實外貌發生水浸狀淡褐色圓形病斑,后外皮密生小斑點,干縮凹陷,分列成齊心輪紋狀。如環境濕潤時外皮溢出粉赤色分生孢子團。病斑繼承成長,數個病斑會相連,致使果實干縮或腐朽。2、枇杷炭疽病是果實常嚴重發病而造成大量腐爛脫落,果實成熟前期遇連續陰雨,有的年份嫩梢和葉受害也較重。炭疽病嚴重達15%,一般為害率3—6%。二、枇杷炭疽病發病原因1、炭疽病的病菌在在地面和樹上病殘果上越冬,在第2年春季靠雨水把病菌濺擊開后傳播到花、蕾以及幼果上,直接或經傷口侵入。2、炭疽病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容易發生,干旱地區發病輕。3、由于果園枝葉密蔽、氮肥過量、排水差、陰雨連綿季節或冰雹、大風后,枇杷幼苗和果實易感染炭疽病。4、由于品種不同,如早鐘六號中抗,長紅3號比較抗炭疽病,白梨、大鐘最容易感染炭疽病。5、炭疽病的病菌在相對濕度為100%,濕度低于75%不萌發,在水中24小時后大量萌發。三、枇杷炭疽病防治方法1、施溝防澇應每年根據當地氣候變化情況,在氣溫回升前,要在一些已經去年挖好的溝或枇杷園內挖好排水溝,進行清理一些掉落到溝內的雜草和*,由于枇杷的炭疽病發生較早,預防雨水頻繁后,加上氣溫回升后,由于溝內的水排出不通暢而導致園內大面積積水,從而利于菌病傳播,此外,由于大面積積水后,導致根系腐爛,也容易讓*壤通透性差,所以提前預防是關鍵。2、修剪病葉、病果指的是在枇杷坐果、萌芽、果實膨大期間,都是經常會發現枇杷炭疽病,而在這時候一旦發現,應在病發初期及時對病果、病葉進行修剪,所修剪下來的病果和病葉的要帶出園內,可深埋處理,要進行銷毀掉,主要是目的是防止菌源再次對健康的枇杷樹進行侵害。尤其是在2-6月日常要多查看,隨時都有可能發炭疽病害,發現后及時采取有效措施。3、藥劑防治在2-6月期間,當發現枇杷樹果實或葉片發現有炭疽病現象時,應及時采用藥劑噴灑防治。在病發初期時,建議第一時間選用53.8%可殺得2000型WP1(800倍液);40%靈福WP1(1000倍液);1:1:200波爾多液對枇杷樹噴灑防治。此外,在果實套袋前選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~ 1000倍液或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在幼果期套袋前連噴1-2次,根據實踐經驗,一般噴兩次為好,視情況而定,主要是確保套袋后不再發生炭疽病,才能保證果實的質量。4、套袋防護套袋防護指的是在坐果前噴藥防治后,到坐果至幼果膨大階段中,查看果實狀況,果實是健康的,那么可通過套袋來降低果實被菌病感染,這個做法在我以往走訪廣西那邊很多果農都經常使用,而且我們當地(浙江)也是對果實進行套袋,但在套袋前應先對一些病果進行修剪后再套袋。主要套袋的對象是,主要是選一些晚熟品種、較大的枇杷樹進行套袋,而早熟品種和小樹一般不套袋,因為早熟品種采收早,而且小樹也沒必要浪費過多的成本,但也要視情況而定,如果是掛果較多的枇杷樹,建議套袋為好,可減少病蟲侵害到果實,從而提高產量和品質。5、選肥、用量要注意在選肥方面,尤其是農家有機肥,建議要用已經通過“漚制”過的,避免由于未腐熟而產生大量害蟲和病菌,這是很多果農經常犯的錯誤。其次,枇杷樹在施氮肥時,一定不要過量,更不能減少施氮肥量,在氮肥合理的情況下,才能提高樹勢、提高抗病能力,當然,其它種類肥料也要合理進行。總的來說,枇杷樹種植,枇杷炭疽病是一種很嚴重的病害,輕時害葉片、果實,重則導致全株枯死,“以預防為主,防治為輔”為原則。應提早進行預防,避免地里積水、發現病害后應及時對葉、果進行修剪。日常養護管理過程中,要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追肥、澆水、除草,每個階段都不可松懈。
|